關于指掌可取的成語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指掌可取”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什么事“扣指掌”、“八字掌”、關于“了如指掌”這個成語、指掌什么成語、指掌賦的解釋哪里有、孔子曰:三思而后行是不是可取?、彼可取而代之是什么意思?、等
目錄索引:
1:成語“指掌可取”的詞條資料
2:什么事“扣指掌”、“八字掌”
3:關于“了如指掌”這個成語
4:指掌什么成語
5:指掌賦的解釋哪里有
6:孔子曰:三思而后行是不是可取?
7:彼可取而代之是什么意思?
成語“指掌可取”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ZZKQ
成語注音:ㄓˇ ㄓㄤˇ ㄎㄜˇ ㄑㄨ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手到擒來
成語出處:《舊唐書·張濬傳》:“若能此際排難解紛,陳師鞠旅,共誅寇盜,迎奉鑾輿,則富貴功名,指掌可取。” 來自www.rsvxoi.cn
成語解釋:掌:手掌。手掌里的東西隨時可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成語用法:指掌可取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指掌可取”的擴展資料
1. 什么事“扣指掌”、“八字掌”扣指掌是在手掌上排十二地支宮位用的。八字掌是在手掌上排八卦方位用的。
內容來自www.rsvxoi.cn
2. 關于“了如指掌”這個成語
了如指掌
拼音:liǎo rú zhí zhǎng
【解釋】了:了解,清楚;指掌:手指與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里給人家看一樣。
【出處】:《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謂或人言知禘禮之說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近義詞】:一目了然、一清二楚、洞若觀火
【反義詞】:疑團莫釋、一團漆黑
【燈迷會】:失手;熟手;空手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指對事物十分了解
【英語】:know something like the palm of one’s hand
燈 謎 失手;熟手;空手
后以“了如指掌”形容對事物的情況了解得非常清楚。
造句:我對你的事已經了如指掌了.摘自www.rsvxoi.cn
3. 指掌什么成語
了如指掌指掌四字成語
公益成語:www.rsvxoi.cn
4. 指掌賦的解釋哪里有
呵呵都說得挺有意思啊能不能解釋一下什么叫指掌賦啊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rsvxoi.cn
5. 孔子曰:三思而后行是不是可取?
三思而后行指的是遇到問題學會審時度勢,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分析掌握已有信息,以便做出最正確最有效的決策。孔子在這里是反對一味的莽撞行事未經思考。
www.rsvxoi.cn
6. 彼可取而代之是什么意思?
取而代之 【拼音】:qǔ ér dài zhī 【解釋】: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意思: 講到項羽少年時的一段故事: 秦始皇滅了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建立了統一強大的秦朝。他為了宣揚威德,進一步鞏固統治,經常出巡全國各地。 有一次,秦始皇南巡會稽(在今浙江),當他的車馬儀仗,浩浩蕩蕩,威風凜凜,經過南江(今江蘇吳縣附近)時,大路兩旁佇立著無數觀看的人群。少年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也在其中。這時,項羽忽然說了這么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 “彼”,即“他”,這里指秦始皇的統治、勢和地位“可以奪取過來并且代替他!” 項梁聽了,不禁大吃一驚,急忙伸手去捂住項羽的嘴,小聲責備他道:“別亂說!你不怕全家合族都要殺頭嗎!”但是,項梁卻也暗暗贊賞他這個小侄子的膽識。原來項梁也早在心里盤算著怎樣推翻秦朝、恢復楚國的事,不過他沒有透露罷了。后來他叔侄倆就在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運動中投入了反秦的戰斗。 “取而代之”就是來源于上述的故事。 【示例】: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時則~耳。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六回 【近義詞】:改朝換代 【反義詞】:一如既往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用于人或事物http://baike.baidu.com/view/133730.htm
公益成語:www.rsvxoi.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