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宜”的成語「坐失機宜」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坐失機宜”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宜字怎么組詞、什么失什么成語、坐失良機的失是什么意思、如果我訂了飛機票但卻沒坐那班飛機,那是否能查到我沒坐那班飛機呢?求大神幫助、文言文 譚綸,嘉靖二十三年進士、什么什么機宜的成語、關于機的成語關于機的成語宜字結尾的成語什么什么機宜成語用失造成語(10個)五月病 與 おちゃめ機能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坐失機宜”的詞條資料
2:宜字怎么組詞
3:什么失什么成語
4:坐失良機的失是什么意思
5:如果我訂了飛機票但卻沒坐那班飛機,那是否能查到我沒坐那班飛機呢?求大神幫助
6:文言文 譚綸,嘉靖二十三年進士
7:什么什么機宜的成語
8:關于機的成語
成語“坐失機宜”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zuò shī jī yí
成語簡拼:ZSJY
成語注音:ㄗㄨㄛˋ ㄕ ㄐ一 一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坐失良機、坐失時機、坐失事機
成語出處:清·昭梿《嘨亭雜錄·木果木之敗》:“兵家之事,宜于乘銳直進。若不審敵勢,坐失機宜,使兵心至于潰敗。雖欲振起,不易得也。”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rsvxoi.cn
成語解釋:白白地失掉機會。
成語用法:坐失機宜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成語造句:我看他們實在是坐失機宜,讓敵人多準備了一天一夜。郭沫若《孔雀膽》第一幕第一場
成語“坐失機宜”的擴展資料
1. 宜字怎么組詞一、宜組詞如下:
適宜、宜、失宜、機宜、宜人、合宜、得宜、相宜、指宜、阿宜
意思是:
1、適合,適當。
2、應該,應當。
3、當然,無怪。
4、 姓。
擴展資料:
一、漢字筆畫:
點、點、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橫、橫
二、詞語解釋:
1、適宜
合適;相宜今年膠東半島上雨水充足,氣候適宜。
2、宜
暫時適宜的措施。
3、宜人
氣候或溫度令人舒適的;溫和或溫暖的。
4、相宜
合適,符合。
5、阿宜
唐 杜牧 侄的小名。本內容來自www.rsvxoi.cn
2. 什么失什么成語
什么失什么成語 :
大失所望、
一失足成千古恨、
坐失良機、
秦失其鹿、
不失時機、
不失舊物、
坐失機宜、
坐失時機、
楚失弓、
痛失良機、
不失圭撮、
得失在人、
得失參半、
得失榮枯、
馬失前蹄、
禮失則昏、
不失風度、
不失黍絫來自公益成語:www.rsvxoi.cn
3. 坐失良機的失是什么意思
失去,丟失的意思坐失良機_成語解釋【拼音】:zuò shī liáng jī【釋義】:不主動及時行動而失去好機會。【出處】:清·昭梿《嘯亭雜錄·木果木之敗》:“若不審敵勢,坐失良機,使兵心至于潰敗。”【例句】:‘左’傾路線卻斷言中間派別是所謂中國革命最危險的敵人,因而~。 ★劉伯承《回顧長征》公益成語:www.rsvxoi.cn
4. 如果我訂了飛機票但卻沒坐那班飛機,那是否能查到我沒坐那班飛機呢?求大神幫助
機票只是表示你有登機的資格。在機場換了登機牌后你才有登機的通行證,一般登機牌有兩聯,一聯在登機口工作人員會撕掉,并在機器上識別,如果這時候你沒有上飛機,會有人知道。 購買機票的時候你會填寫一張表格,除非你留的電話有誤,一般售票處都會聯系的到你。 如果你買機票的時候證件號碼、電話全部有誤,那就沒人知道了,你僅僅損失一筆機票費用。來自公益成語:www.rsvxoi.cn
5. 文言文 譚綸,嘉靖二十三年進士
一、文章:
譚綸,字子理,宜黃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除南京禮部主事。歷職方郎中,遷臺州知府。綸沉毅知兵。時東南倭患已四年,朝議練鄉兵御賊。參將戚繼光請期三年而后用之。綸亦練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將以下節節相制。分數既明,進止齊一,未久即成精銳。倭犯柵浦,綸自將擊之,三戰三捷。倭復由松門、澶湖掠旁六縣,進圍臺州,不克而去。轉寇仙居、臨海,綸擒斬殆盡。進海道副使,益募浙東良家子教之,而繼光練兵已及期,綸因收之以為用,客兵罷不復調。倭自象山突臺州,綸連破之馬崗、何家〈石覽〉,又與繼光共破之葛埠、南灣。加右參政,會憂去。以尚書楊博薦起,復將浙兵,討饒平賊林朝曦。朝曦者,大盜張璉余黨也。璉既滅,朝曦據巢不下,出攻程鄉。知縣余甫宰嚴兵待,而遣主簿梁維棟入賊中,諭散其黨。朝曦窮,棄巢走,綸及廣東兵追擒之。尋改官福建,乞終制去。
繼光數破賊,浙東略定。倭轉入福建。自福寧至漳、泉,千里盡賊窟,繼光漸擊定之。師甫旋,其眾復犯邵武,陷興化。四十二年春,再起綸。道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倭屯崎頭城,都指揮歐陽深搏戰中伏死,倭遂據平海衛,陷政和、壽寧,各扼海道為歸計。綸環柵斷路,賊不得去,移營渚林。繼光至,綸自將中軍,總兵官劉顯、俞大猷將左、右軍。令繼光以中軍薄賊壘,左右軍繼之,大破賊,復一府二縣。詔加右副都御史。綸以延、建、汀、邵間殘破甚,請緩征蠲賦。又考舊制,建水砦五,扼海口,薦繼光為總兵官以鎮守之。倭復圍仙游,綸、繼光大破賊城下。已而繼光破賊王倉坪、蔡丕嶺,余賊走,廣東境內悉定。綸上疏請復行服,世宗許之。
四十四年冬,起故官,巡撫陜西。未上而大足民作亂,陷七城。詔改綸四川,至已破滅。云南叛酋鳳繼祖遁入會理,綸會師討平之。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廣西。招降嶺崗賊江月照等。
綸練兵事,朝廷倚以辦賊,遇警輒調,居官無淹歲。迨南寇略平,而邊患方未已。隆慶元年,給事中吳時來請召綸、繼光練兵。詔征綸還部,進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綸上疏曰:
薊、昌卒不滿十萬,而老弱居半,分諸將,散二千里間。敵聚攻,我分守,眾寡強弱不侔,故言者亟請練兵。然四難不去,兵終不可練。
夫敵之長技在騎,非召募三萬人勤習車戰,不足以制敵。計三萬人月餉,歲五十四萬,此一難也。燕、趙之士銳氣盡于防邊,非募吳、越習戰卒萬二千人雜教之,事必無成。臣與繼光召之可立至,議者以為不可。信任之不,此二難也。軍事尚嚴,而燕、趙士素驕,驟見軍法,必大震駭。且去京師近,流言易生,徒令忠智之士掣肘廢功,更釀他患,此三難也。我兵素未當敵,戰而勝之,彼不心服。能再破,乃終身創,而忌嫉易生;欲再舉,禍已先至。此四難也。
以今之計,請調薊鎮、真定、大名、井陘及督撫標兵三萬,分為三營,令總兵參游分將之,而授繼光以總理練兵之職。春秋兩防,三營兵各移近邊。至則遏之邊外,入則決死邊內。二者不效,臣無所逃罪。又練兵非旦夕可期,今秋防已近,請速調浙兵三千,以濟緩急。三年后,邊軍既練,遣還。
詔悉如所請,仍令綸、繼光議分立三營事宜。綸因言:“薊鎮練兵逾十年,然竟不效者,任之未,而行之未實也。今宜責臣綸、繼光,令得斷,勿使巡按、巡關御史參與其間。”自兵事起,邊臣牽制議論,不能有為,故綸疏言之。而巡撫劉應節果異議,巡按御史劉翾、巡關御史孫代又劾綸自。穆宗用張居正言,悉以兵事委綸,而諭應節等無撓。
綸相度邊隘沖緩,道里遠近,分薊鎮為十二路,路置一小將,總立三營:東駐建昌備燕河以東,中駐三屯備馬蘭、松、太,西駐石匣備曹墻、古石。諸將以時訓練,互為掎角,節制詳明。是歲秋,薊、昌無警。異時調陜西、河間、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罷。綸初至,按行塞上,謂將佐曰:“秣馬厲兵,角勝負呼吸者,宜于南;堅壁清野,坐制侵軼者,宜于北。”遂與繼光圖上方略,筑敵臺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綸召入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協理戎政。會臺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邊備大飭,敵不敢入犯。以功進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協理如故。其冬,予告歸。
神宗即位,起兵部尚書。萬歷初,加太子少保。給事中雒遵劾綸不稱職。綸三疏乞罷,優詔留之。五年卒官。贈太子太保,謚襄敏。
綸終始兵事垂三十年,積首功二萬一千五百。嘗戰酣,刃血漬腕,累沃乃脫。與繼光共事齊名,稱“譚、戚”。
徐甫宰,字允平,浙江山陰人。嘉靖中舉順天鄉試,除武平知縣。武平當閩、粵交,多盜,甫宰筑城立堡者三。上官以程鄉賊盜藪,調之往。既平朝曦,超擢潮州兵備僉事,添注剿寇,任一子千戶。已而程鄉溫鑒、梁輝等合上杭賊窺江西。平遠知縣王化遮擊之檀嶺,賊敗奔瑞金,副使李佑三戰皆捷。賊由間道歸程鄉,甫宰討擒之,余黨悉平。賚銀幣。已,補潮州分巡僉事兼理兵備事。東莞水兵徐永太等亂,停俸討賊。甫宰已疾亟,乞歸。未幾卒。
王化,字汝贊,廣西馬平人。父尚學,職方郎中。化登鄉薦。嘉靖四十年,新置平遠縣,授化知縣。以擊賊檀嶺,有知兵名。田坑賊梁國相既降復叛,約三圖賊葛鼎榮等分寇江西、福建。化寄妻子會昌,而身率鄉兵往擊。賊連敗,乃縱反間會昌,言化已歿,化妻計氏慟哭自刎。化怒,追賊益急,獲國相于石子嶺。遷潮州府同知,仍署縣事。計被旌,官為立祠。化舉卓異,超擢廣東副使。南贛巡撫吳百朋以貪黷劾之,削籍。巡按御史趙淳薦其知兵,乃命以僉事飭惠、潮兵備。久之,考察罷。
李佑,字吉甫,貴州清平衛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歷官江西副使,邀賊瑞金有功。尋敗廣東賊吳志高、江西下歷賊賴清規等,皆賚銀幣。進江西右參政。偕總兵官俞大猷,大破劇賊李亞元。擢僉都御史,巡撫廣東。屢敗海寇林道乾、山寇張韶南等。隆慶中,被劾罷歸。
王崇古,字學甫,蒲州人。嘉靖二十年進士。除刑部主事。由郎中歷知安慶、汝寧二府。遷常鎮兵備副使,擊倭夏港,追殲之靖江。從巡撫曹邦輔戰滸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進陜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四十三年,改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崇古喜譚兵,具知諸邊厄塞,身歷行陣,修戰守,納降附,數出兵搗巢。寇屢殘他鎮,寧夏獨完。隆慶初,加右副都御史。
吉囊子吉能據河套為西陲諸部長,別部賓兔駐牧大、小松山,南擾河、湟番族,環四鎮皆寇。總督陳其學無威略,總兵官郭江、黃演等皆敗死,陜西巡撫戴才亦坐免。其冬,進崇古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陜西、延、寧、甘肅軍務。崇古奏給四鎮旗牌,撫臣得用軍法督戰,又指畫地圖,分授諸大將趙岢、雷龍等。數有功。著力兔行牧河東,龍潛出興武破其營,斬獲多,加崇古右都御史。吉能犯邊,為防秋兵所遏,移營白城子。龍等出花馬池、長城關與戰,大敗之。崇古在陜七年,先后獲首功甚多。
自河套以東宣府、大同邊外,吉囊弟俺答、昆都力駐牧地也。又東薊、昌以北,吉囊、俺答主土蠻居之,皆強盛。俺答又納叛人趙全等,據古豐州地,招亡命數萬,屋居佃作,號曰板升。全等尊俺答為帝,為治城郭宮殿;亦自治第,制度如王者,署其門曰開化府。又日夜教俺答為兵。東入薊、昌,西掠忻、代,游騎薄平陽、靈石,至潞安以北。起嘉靖辛丑,擾邊者三十年,邊臣坐失事得罪者甚眾,患視陜西四鎮尤劇。朝廷募獲全者官都指揮使,賞千金,卒不能得。邊將士率賄寇求和,或反為用;諸陷寇自拔歸者,輒殺之以冒功賞;敵情不可得,而軍中動靜敵輒知。四年正月,詔崇古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崇古禁邊卒闌出,而縱其素通寇者深入為間。又檄勞番、漢陷寇軍民,率眾降及自拔者,悉存撫之。歸者接踵。西番、瓦剌、黃毛諸種一歲中降者逾二千人。
其冬,把漢那吉來降。把漢那吉者,俺答第三子鐵背臺吉子也。幼失父,育于俺答妻一克哈屯。長娶大成比妓不相得。把漢自聘我兒都司女,號三娘子,即俺答外孫女也。俺答見其美,奪之。把漢恚,又聞崇古方納降,是年十月,率妻子十余人來歸。巡撫方逢時以告。崇古念因此制俺答,則趙全等可除也,留之大同,慰藉甚至。偕逢時疏聞于朝曰:“俺答橫行塞外幾五十年,威制諸部,侵擾邊圉。今神厭兇德,骨肉離叛,千里來降,宜給宅舍,授官職,豐餼廩服用,以悅其心,嚴禁出入,以虞其詐。若俺答臨邊索取,則因與為市,責令縛送板升諸逆,還被掠人口,然后以禮遣歸,策之上也。若遂桀驁稱兵,不可理諭,則明示欲殺,以撓其志。彼望生還,必懼我制其死命。志奪氣沮,不敢大逞,然后徐行吾計,策之中也。若遂棄而不求,則當厚加資養,結以恩信。其部眾繼降者,處之塞下,即令把漢統領,略如漢置國居烏桓之制。他日俺答死,子辛愛必有其眾。因加把漢名號,令收集余眾,自為一部。辛愛必忿爭。彼兩族相持,則兩利俱存,若互相仇殺,則按兵稱助。彼無暇侵陵,我遂得休息,又一策也。若循舊例安置海濱,使俺答日南望,侵擾不已;又或給配諸將,使之隨營立功,彼素驕貴不受驅策,駕馭茍乖,必滋怨望,頓生飏去之心,終貽反噬之禍,均為無策。”奏至,朝議紛然。御史饒仁侃、武尚賢、葉夢熊皆言敵情叵測。夢熊至引宋受郭藥師、張彀事為喻。兵部尚書郭乾不能決,大學士高拱、張居正力主崇古議。詔授把漢指揮使,賜緋衣一,而黜夢熊于外,以息異議。
俺答方掠西番,聞變急歸,調辛愛兵分道入犯,索把漢甚急。辛愛佯發兵,陰擇便利,以故俺答不得志。一克哈屯思其孫,朝夕哭,俺答患之。巡撫逢時遣百戶鮑崇德入其營,俺答盛氣待之曰:“自吾用兵,而鎮將多死。”崇德曰:“鎮將孰與而孫?今朝廷待而孫甚厚,稱兵是速其死也。”俺答疑把漢已死,及聞言,心動,使使诇之。崇古令把漢緋袍金帶見使者,俺答喜過望,崇德因說之曰:“趙全等旦至,把漢夕返。”俺答大喜,屏人語曰:“我不為亂,亂由全等。令吾孫降漢,是天遣之合也。天子幸封我為王,永長北方,諸部孰敢為患。即不幸死,我孫當封,彼受朝廷厚恩,豈敢負耶?”遂遣使與崇德俱來,又為辛愛求官,并請互市。崇古以聞,帝悉報可。俺答遂縛全等十余人以獻,崇古亦遣使送把漢歸。帝以叛人既得,祭告郊廟,磔全等于市。加崇古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總督如故。
把漢既歸,俺答與其妻撫之泣。遣使報謝,誓不犯大同。崇古令要土蠻、昆都力、吉能等皆入貢,俺答報如約,惟土蠻不至。崇古念土蠻勢孤,薊、昌可無患,命將士勿燒荒搗巢,議通貢市,休息邊民。朝議復嘩。尚書郭乾謂馬市先帝明禁,不宜許。給事中章端甫請敕崇古無邀近功,忽遠慮。崇古上疏曰:“先帝既誅仇鸞,制復言開市者斬,邊臣何敢故違禁旨,自陷重辟。但敵勢既異昔強,我兵亦非昔怯,不當援以為例。夫先帝禁開馬市,未禁北敵之納款。今敵求貢市,不過如遼東、開原、廣寧之規,商人自以有無貿易,非請復開馬市也。俺答父子兄弟橫行四五十年,震驚宸嚴,流毒畿輔,莫收遏劉功者,緣議論太多,文網牽制,使邊臣無所措手足耳。昨秋,俺答東行,京師戒嚴,至倡運磚聚灰塞門乘城之計。今納款求貢,又必責以久要,欲保百年無事,否則治首事之罪。豈惟臣等不能逆料,他時雖俺答亦恐能保其身,不能制諸部于身后也。夫拒敵甚易,執先帝禁旨,一言可決。但敵既不得請,懷憤而去,縱以把漢之故,不擾宣、大,而土蠻三衛歲窺薊、遼,吉能、賓兔侵擾西鄙,息警無時,財務殫絀,雖智者無以善其后矣。昔也先以克減馬價而稱兵,忠順王以元裔而封哈密,小王子由大同二年三貢,此皆前代封貢故事。夫揆之時勢,既當俯從,考之典故,非今創始。堂堂天朝,容荒服之來王,昭圣圖之廣大,以示東西諸部,傳天下萬世,諸臣何疑憚而不為耶?”因條封貢八事以上。
詔下廷議。定國公徐文璧、侍郎張四維以下二十二人以為可許,英國公張溶、尚書張守直以下十七人以為不可許。尚書朱衡等五人言封貢便、互市不便,獨僉都御史李棠極言當許狀。郭乾悉上眾議。會帝御經筵,閣臣面請外示羈縻,內修守備。乃詔封俺答順義王,名所居城曰歸化;昆都力、辛愛等皆授官;封把漢昭勇將軍,指揮使如故。俺答率諸部受詔甚恭,使使貢馬,執趙全余黨以獻。帝嘉其誠,賜金幣。又雜采崇古及廷臣議,賜王印,給食用,加撫賞,惟貢使不聽入京。
河套吉能亦如約請命。以事在陜西,下總督王之誥議。之誥欲令吉能一二年不犯,方許封貢。崇古復上疏曰:“俺答、吉能親為叔侄,首尾相應。今收其叔而縱其侄,錮其首而舒其臂,俺答必呼吉能之眾就市河東宣、大;商販不能給,而吉能糾俺答擾陜西,四鎮之憂方大矣。”帝然其言,亦授吉能都督同知。崇古乃廣召商販,聽令貿易。布帛、菽粟、皮革遠自江淮、湖廣輻輳塞下,因收其稅以充犒賞。其大小部長則官給金繒,歲市馬各有數。崇古仍歲詣弘賜堡宣諭威德。諸部羅拜,無敢嘩者。自是邊境休息。東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鎮,數千里軍民樂業,不用兵革,歲省費什七。詔進太子太保。
萬歷初,召理戎政。給事中劉鉉劾崇古行賄營遷,詔責鉉妄言。已,加少保,遷刑部尚書,改兵部。初,俺答諸部嘗越甘肅掠西番。既通款,其從孫切盡臺吉連歲盜番,不得志,求俺答西援。崇古每作書止之,俺答亦報書謝。是年,俺答請與三鎮通事約誓,欲西迎佛。崇古上言:“西行非俺答意,且以迎佛為名,不可沮,宜飭邊鎮嚴守備,而陰泄其謀于番族以示恩。”于是鉉及同官彭應時、南京御史陳堂交章論崇古弛防徇敵。崇古疏辯乞休。帝優詔報之,令勿以人言介意。給事中尹瑾、御史高維崧再劾之,崇古力請致仕,帝乃允歸。
俺答既死,辛愛、撦力克相繼封。十五年,詔以崇古竭忠首事,三封告成,蔭一子世錦衣千戶,有司以禮存問。又二年卒。贈太保,謚襄毅。
方逢時,字行之,嘉魚人。嘉靖二十年進士。授宜興知縣,再徙寧津、曲周。擢戶部主事,歷工部郎中,遷寧國知府。廣東、江西盜起,詔于興寧、程鄉、安遠、武平間筑伸威鎮,擢逢時廣東兵備副使,與參將俞大猷鎮之。已而程鄉賊平,移巡惠州。
隆慶初,改宣府口北道,加右參政。旋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四年正月,移大同。俺答犯威遠堡,別部千余騎攻靖鹵,伏兵卻之。其冬,俺答孫把漢那吉來降,逢時告總督王崇古曰:“機不可失也。”遣中軍康綸率騎五百往受之。與崇古定計,挾把漢以索叛人趙全等。遣百戶鮑崇德出云石堡語俺答部下五奴柱曰:“欲還把漢則速納款,若以兵來,是趣之死矣。”五奴柱白俺答,邀入營,說以執趙全易把漢。俺答心動,遣火力赤致書逢時。而全方從臾用兵,俺答又惑之,令其子辛愛將二萬騎入弘賜堡,兄子永邵卜趨威遠堡,自率眾犯平虜城。逢時曰:“此必趙全謀也。”全嘗投書逢時,言悔禍思漢,欲復歸中國。逢時以示俺答,俺答大驚,有執全意。及戰,又不利,乃引退。辛愛猶未知,奄至大同。逢時使人持把漢箭示之曰:“吾已與而父約,以報汝。”辛愛執箭泣曰:“此吾弟鐵背臺吉故物也,我來求把漢,把漢既授官,又有成約,當更計之。”乃遣部下啞都善入見。逢時曉以大義,犒而遣之。辛愛喜,因使求幣,逢時笑曰:“臺吉,豪杰也,若納款,方重加爵賞,何愛此區區,損盛名。”辛愛大慚,復遣啞都善來謝曰:“邊人不知書,蒙太師教,幸甚。俺答使者至故將田世威所,世威亦讓之曰:“爾來求和,兵何為者?”使者還報俺答,召辛愛還。辛愛東行,宣府總兵官趙岢遏之,復由大同北去。于是巡按御史姚繼可劾逢時輒通寇使,屏人語,導之東行,嫁禍鄰鎮。大學士高拱曰:“撫臣臨機設策,何可泄也。但當觀后效,不宜先事輒易。”帝然之。俺答乃遣使定約,夜召全等計事,即帳中縛之送大同。逢時受之,崇古亦送把漢歸。逢時以功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甫拜命,以憂歸。后崇古入理京營,神宗問誰可代者,大學士張居正以逢時對。
萬歷初,起故官,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始逢時與崇古共決大計,而貢市之議崇古獨成之。逢時復代崇古,乃申明約信。兩人首尾共濟,邊境遂安。逢時分巡口北,時親行塞外,自龍門盤道墩以東至靖湖堡山梁一百余里,形勢聯絡,嘆曰:“此山天險。若修鑿,北可達獨石,南可援南山,誠陵京一藩籬也。”及赴陽和,道居庸,出關見邊務修舉,欲并遂前計。上疏曰:“獨石在宣府北,三面鄰敵,勢極孤懸。懷、永與陵寢止限一山,所系尤重。其地本相,而經行之路尚在塞外,以故聲援不便。若設盤道之險,舍迂就徑,自龍門黑峪以達寧遠,經行三十里,南山、獨石皆可朝發夕至,不惟拓地百里,亦可漸資屯牧,于戰守皆利。”遂與巡撫吳兌經營修筑,設兵戍守。累進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如故,加太子少保。
五年,召理戎政。時議者爭言貢市利害,逢時臨赴闕,上疏曰:
陛下特恩起臣草土中,代崇古任,賴陛下神武,八年以來,九邊生齒日繁,守備日固,田野日辟,商賈日通,邊民始知有生之樂。北部輸誠效貢,莫敢渝約,歲時請求,隨宜與之,得一果餅,輒稽首歡笑。有掠人要賞,如打喇明安兔者,告俺答罰治,即俯首聽命。而異議者或曰“敵使充斥為害”,或曰“日益費耗,彼欲終不可足”,或曰“與寇益狎,隱憂叵測”。此言心則忠矣,事機或未睹也。
夫使者之入,多者八九人,少者二三人,朝至夕去,守貢之使,賞至即歸,何有充斥。財貨之費,有市本,有撫賞,計三鎮歲費二十七萬,較之鄉時戶部客餉七十余萬,太仆馬價十數萬,十才二三耳。而民間耕獲之入,市賈之利不與焉。所省甚多,何有耗費。乃若所憂則有之,然非隱也。方庚午以前,三軍暴骨,萬姓流離,城郭丘墟,芻糧耗竭,邊臣首領不保,朝廷為旰食。七八年來,幸無此事矣。若使臣等處置乖方,吝小費而虧大信,使一旦肆行侵掠,則前日之憂立見,何隱之有哉?
其所不可知者,俺答老矣,誠恐數年之后,此人既死,諸部無所統一,其中狡黠,互相爭構,假托異辭,遂行侵擾。此則時變之或然,而不可預料者。在我處之,亦惟罷貢絕市,閉關固壘以待。仍禁邊將毋得輕舉,使曲常在彼,而直常在我。因機處置,顧后人方略何如耳。夫封疆之事,無定形亦無定機,惟朝廷任用得人,處置適宜,何必拘拘焉貢市非而戰守是哉?臣又聞之,御戎無上策。征戰禍也,和親辱也,賂遺恥心。今曰貢,則非和親矣;曰市,則非賂遺矣;既貢且市,則無征戰矣。臣幸藉威靈,制伏強梗,得免斧鉞之誅。今受命還朝,不復與聞閫外之事,誠恐議者謂貢市非計,輒有敷陳,國是搖惑。內則邊臣畏縮,外則部落攜貳,事機乖迕,后悔無及。臣雖得去,而犬馬之心實有不能一日忘者,謹列上五事。
至京,復奏上款貢圖。尋代崇古為尚書,署吏部事,加太子太保。以平兩廣功,進少保。累疏致仕歸,御書“盡忠”字賜之。二十四年卒。
逢時才略明練。處置邊事,皆協機宜。其功名與崇古相亞,稱“方、王”云。
吳兌,字君澤,紹興山陰人。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隆慶三年,由郎中遷湖廣參議。調河南,遷薊州兵備副使。五年秋,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兌舉鄉試出高拱門。拱之初罷相也,兌獨送至潞河。及拱再起兼吏部,遂超擢之。釋褐十三年得節鉞,前此未有也。
時俺答初封貢,而昆都力、辛愛陰持兩端,助其主土蠻為患。兌事智計,操縱馴伏之。嘗偵俺答離營獵,從五騎直趨其營。守者愕,控弦。從騎呵之曰:“太師來犒軍耳!”皆拜跪迎導,且獻酪。兌遍閱廬帳,抵暮還。市者或潛盜所鬻馬,兌使人棓擊之,曰:“后復盜,即閉關停市。”諸部追究所奪馬,并執其人以謝。辛愛復擾邊,俺答曰“宣、大,我市場也。”戒勿動。然辛愛猶杰驁,俺答常以己馬代入貢。既得賞賜,抵地不肯受,又遣兵掠車夷。車夷者,不知其所出,自嘉靖中徙至,與史夷雜居,皆宣鎮保塞也。辛愛掠之,以其長革固去,其二比妓來駐龍門教場。兌以史、車唇齒,車被掠,史益孤,奏筑堡居之。使使詰責辛愛,令還革固而勒其比妓遠邊。辛愛誘比妓五蘭且沁、威兀慎,歲盜葛峪堡器甲、牛羊。兌皆付三娘子罰治。三娘子有盛寵于俺答,辛愛嫉妒,數詛詈之。三娘子入貢,宿兌軍中,訴其事。兌贈以八寶冠、百鳳云衣、紅骨朵云裙,三娘子以此為兌盡力。辛愛、撦力克相繼王,皆妻三娘子,三娘子主貢市者三世。昆都力嘗求封王,會病死,其子青把都擁兵至塞,多所要挾。兌諭以禍福,而耀武震之。青把都懼,貢如初,其女東桂嫁朵顏都督長昂,嘗隨父入貢,訴其貧。兌諭其昆弟,每一馬分一繒畀之。后東桂報土蠻別騎掠三岔河東,兌得為備,有功。
萬歷二年春,推款貢功,加兌右副都御史。貢市畢,加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五年夏,代方逢時總督宣、大、山西軍務。俺答西掠瓦剌,聲言迎佛,寄帑于兌,留旗箭為信。尚書王崇古奏上方略,使兌諭俺答繞賀蘭山后行,勿道甘肅;又陰泄其謀于瓦剌。俺答兵遂挫,留青海未歸。而青把都復附土蠻,其部下時入寇。大學士張居正令兌趣俺答東還約束之,青把都亦罰治其下,款貢乃益堅。七年秋,以左侍郎召還部,尋加右都御史,仍佐部事。
九年夏,復以本官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兼巡撫順天。泰寧速把亥與青把都交通,陰入市宣府,而歲犯遼東以要款。朝廷拒不許,兌修義州城備之。明年春,速把亥來寇,總兵官李成梁擊斬之。其弟炒花、侄老撒卜兒悉遁去。詔進兌兵部尚書仍兼右都御史。尋進太子少保,召拜兵部尚書。御史魏允貞劾兌歷附高拱、張居正,且饋馮保金千兩,封識具存。給事王繼光亦言兌受將吏饋遺,御史林休徵助之攻。帝乃允兌去,后數年卒。
孫孟明,錦衣千戶,佐許顯純理北司刑。天啟初,讞中書汪文言,頗為之左右。顯純怒,誣孟明藏匿亡命。下本司拷訊,削籍歸。崇禎初,起故官,累遷都督同知,掌衛事。孟明居官貪,以附東林,頗得時譽。子邦輔職,亦理北司刑。崇禎末,給事中姜采、行人司副熊開元以言事同日系詔獄,帝欲置之死,邦輔故緩其獄。帝怒稍解,令嚴訊主使者。邦輔乃略訊即具獄上,詔予杖百,二人由是獲免。
鄭洛,字禹秀,安肅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除登州推官,征授御史。劾罷嚴嵩黨鄢懋卿、萬寀、萬虞龍。出為四川參議,遷山西參政。佐總督王崇古款俺答有功。萬歷二年,由浙江左布政使改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移大同,加右副都御史,入為兵部右侍郎。七年,以左侍郎總督宣、大、山西軍務。昆都力子滿五大令銀定入犯,洛奏停貢市,遣使責俺答罰贖駝馬牛羊,乃復許款。三娘子佐俺答主貢市,諸部皆受其約束。及辛愛封,年老且病,欲妻三娘子。三娘子不從,率眾西走,辛愛自追之,貢市久不至。洛計三娘子別,則辛愛雖王無益,乃使人語之曰:“夫人能歸王,不失恩寵,否則塞上一婦人耳。”三娘子聽命。辛愛更名乞慶哈,貢市惟謹。洛以功加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十四年,乞慶哈死,子撦力克當。三娘子以年長,自練兵萬人,筑城別居。洛恐貢市無主,復諭撦力克曰:“夫人三世歸順,汝能與之匹,則王,不然封別有也。”撦力克盡逐諸妾,復妻三娘子。遂以明年嗣封,并奏封三娘子忠順夫人。洛乃上疏請定市馬數,宣府不得逾三萬,大同萬四千,山西六千,而申飭將吏嚴備,以防盜竊,且無輕遏其部落馳獵者。帝嘉納之。御史許守恩劾洛。乞歸,不允。自太子少保累加至太子太保,召為戎政尚書。
贊曰:譚綸、王崇古諸人,受任巖疆,練達兵備,可與余子俊、秦纮先后比跡。考其時,蓋張居正當國,究心于軍謀邊瑣。書疏往復,洞矚機要,委任責成,使得展布,是以各盡其材,事克有濟。觀于此,而居正之功不可泯也。
二、人物生平:
譚綸(1520年-1577年),字子理,號二華,漢族江右民系,江西宜黃縣譚坊人。明代抗倭名將、杰出的軍事家、戲曲活動家,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與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齊名,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倭寇屢浙江沿海,譚綸受命任臺州(今浙江臨海)知府。在當地譚綸乃招募鄉勇千人,練兵御倭;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譚綸率兵在臺州大挫倭寇。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再率數萬人侵擾臺州,譚綸再親率死士與倭寇大戰,三戰三捷,使軍威大振。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在福建沿海再度歸來,在邵武、興化一帶大肆劫掠。譚綸受命任福建巡撫,并舉薦戚繼光、俞大猷等參與戰役。同年四月譚綸任總指揮,命戚、俞等分頭進攻,一舉滅敵二千多人,收復興化。次年(1564年),倭寇再攻仙游,譚綸親率戚繼光部增援,攻下仙游,斬敵千余,迫使倭寇余部入海逃遁。
隆慶二年(1568年)譚綸獲任命為薊遼保定總督,負責京畿防務。他再度舉薦戚繼光協防,自居庸關到山海關,修建防御臺三千座,使東北一帶防務大大加強。據稱譚綸及其部下斬獲的敵人首級,數目達二萬一千五百。
神宗即位,起用為兵部尚書。給事中雒遵彈劾其不稱職,譚綸三次上疏請求罷職,均獲朝廷降詔留用。萬歷五年(1577年)卒于官,年五十八。贈太子太保,謚襄敏。著有《說物寓武》二十篇軍事著作。來自公益成語:www.rsvxoi.cn
6. 什么什么機宜的成語
坐失機宜
成語解釋:白白地失掉機會。
讀音:zuò shī jī yí
出處:郭沫若《孔雀膽》第一幕第一場:我看他們實在是坐失機宜,讓敵人多準備了一天一夜。?
擴展資料
反義詞:相機而動
【解釋】:觀察時機,看到適當機會立即行動。
【出自】:《左傳·隱公十一年》:“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
【譯文】:“允許無刑而砍伐的,服而放棄的,衡量自己的德行而處之,量力而行的,伺機而動,沒有幾人后,可以說是懂得禮啊。”
【近義詞】伺機而動、相機行事、觀機而動
【反義詞】坐失良機、失之交臂公益成語網:www.rsvxoi.cn
7. 關于機的成語
關于機的成語:
生機勃勃
有機可乘
枉費心機
神機妙算
生機盎然
自出機杼
投機倒把
機關算盡
泄露天機
一線生機
危機四伏
日理萬機
投機取巧
當機立斷
見機行事
費盡心機
靈機一動
可乘之機
坐失良機
無機可乘
貽誤軍機
隨機應變
機不可失
話不投機
別出機杼
鷗鷺忘機
相機行事
面授機宜
獨出機杼
妙算神機
臨機應變
不失時機
相機而動
見機而作
煞費心機
泄漏天機
天機云錦
應機立斷
機杼一家
機事不密
機變如神
一日萬機
將機就機
研機綜微
觀機而動
機心械腸
審勢相機
剝復之機
危機一發
見機而行
觀變沉機
用盡心機
語帶玄機
痛失良機
乘機應變
玄機妙算
動不失機
枉使心機
洞燭機先
……內容來自www.rsvxoi.cn
8. 關于機的成語
關于機的成語:
生機勃勃
有機可乘
枉費心機
神機妙算
生機盎然
自出機杼
投機倒把
機關算盡
泄露天機
一線生機
危機四伏
日理萬機
投機取巧
當機立斷
見機行事
費盡心機
靈機一動
可乘之機
坐失良機
無機可乘
貽誤軍機
隨機應變
機不可失
話不投機
別出機杼
鷗鷺忘機
相機行事
面授機宜
獨出機杼
妙算神機
臨機應變
不失時機
相機而動
見機而作
煞費心機
泄漏天機
天機云錦
應機立斷
機杼一家
機事不密
機變如神
一日萬機
將機就機
研機綜微
觀機而動
機心械腸
審勢相機
剝復之機
危機一發
見機而行
觀變沉機
用盡心機
語帶玄機
痛失良機
乘機應變
玄機妙算
動不失機
枉使心機
洞燭機先
……摘自公益成語網:www.rsvxoi.cn
9. 宜字結尾的成語
不合時宜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不入時宜 時宜:當時的需要和潮流。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面授機宜 當面指示處理事務的方針、辦法等。 隨時制宜 隨:根據;制:制訂,采取;宜:適宜的措施。根據當時的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摘自www.rsvxoi.cn
10. 什么什么機宜成語
坐失機宜
成語解釋:白白地失掉機會。
讀音:zuò shī jī yí
出處:郭沫若《孔雀膽》第一幕第一場:我看他們實在是坐失機宜,讓敵人多準備了一天一夜。?
擴展資料
近義詞:
1、坐失事機
讀音:zuò shī shì jī
解釋:白白地失掉機會。
出處:王闿運《丁銳義傳》:“坐失事機,誰執其咎。”
白話釋義:因失去機會,誰的錯誤。
2、坐失良機
讀音:zuò shī liáng jī
解釋:不主動及時行動而失去好機會。
出處:清·昭梿《嘯亭雜錄·木果木之敗》:“若不審敵勢,坐失良機,使兵心至于潰敗。”
白話釋義:如果不知道敵人的勢力,因為失去了機會,使軍隊心到潰敗。www.rsvxoi.cn
11. 用失造成語(10個)
萬無一失若有所失大失所望禍福得失失魂落魄喪師失地失聲痛哭患得患失黯然失神得失寸心來自www.rsvxoi.cn
12. 五月病 與 おちゃめ機能
因為おちゃめ機能的歌詞說的就是五月病的癥狀.....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rsvxoi.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